桃園、中壢奈米鍍膜首選TOMO鍍膜TOMO防護

桃園、中壢奈米鍍膜第一,各種球鞋鍍膜皮鞋鍍膜

桃園、中壢奈米鍍膜店家,各種精品鍍膜包包鍍膜

桃園、中壢奈米鍍膜塗料,各類石材鍍膜木材鍍膜

桃園、中壢奈米鍍膜技術TOMO洗包TOMO洗衣

桃園、中壢奈米鍍膜品牌,經營專業洗鞋專業洗包

桃園、中壢奈米鍍膜專家,交給專業鍍膜專業防護

桃園、中壢奈米鍍膜防潮,可以防止黴菌清潔黴菌

桃園、中壢奈米鍍膜領先,專業皮革鍍膜皮革整染

桃園、中壢奈米鍍膜優勢,鍍膜質感不變透氣性佳

日本熊本大地震自4月14日及16日發生的兩次芮氏規模6.5及7.3,震度達七級的強震,災後已過十天,至4/23止,因地震避難的災民仍超過十萬餘人。重災山區中的搜尋工作仍持續,來自各方的補給品、後勤支援緊湊地進行。筆者於震後第八天前往熊本市內災情勘查,發現公路交通已恢復順暢,巴士及輕軌電車都照表發車。市區除了文化古蹟如熊本城神社以及墓地區墓碑大規模損害之外,生活中的電力、自來水供給已於災後第五天回復正常,目前僅有瓦斯線路正全面勘查中。商店及賣場的貨品也都足夠,並無哄抬物價之情事產生,市區生活復原可說是相當快速。根據筆者現場實察,類似此大規模地震災害因應方面,由以下幾點提供給我國參考:

1. 建立強韌社區防災

熊本地區前次造成重大災損的地震為1889年,但由於1995年的神戶大地震及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殷鑑不遠,地震發生當晚即於各社區國中小,體育館及成立避難中心。日本法定避難中心皆備有急難時期之食品,飲用水及緊急照明之供給,在停水停電狀況下,對自己房屋狀況不安或對獨處感到恐懼的居民,可在避難中心取得後續資訊。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熊本學園大學特別開放教學大樓供災民進駐,以及提供行動不便者無障礙空間配置的避難場所。避難中心負責人宮北隆志教授表示:即使私立大學不是法定避難單位,但為地震的緊急應變,大學的場地設備相較於國中小學較為完善,並且也有護理專業學生,作為志工提供專業照顧。熊本地區的居民得知大學有專為行動不便的人士設置的避難場所,也都將需要輪椅及特別照顧的災民送至此地。若遭遇大規模地震,台灣也亟需為特殊避難需求人士準備,也需要合乎設備的各方配合,皆須及早準備以建立強韌社會。 

2. 使每個人了解在大型天災時的角色

在大規模自然災害中,若使每個人了解自我責任和角色,就能避免混亂產生。防災,或者說是保命,是每個人的責任,此範圍從「自助」到「共助」,進而成為「公助」,三者需要確實滿足個別條件之後循序漸進。「自助」指的是在災害發生72小時之內,自己(家庭)要存活下來。從救生包(內含飲用水,電池等緊急用物品)的準備,到前往避難場所會合。「共助」則是指在確認自身安全後,得以幫助周圍的人,或在社區內的共同群體,互相支援以求得最大生存機會及安置。其後「公助」則是配合公務機關,為災後回復生活機能進行相關支援。在其中「自助」部分在三者之中的比重約七成力量,最為重要。防災教育不僅要在從小學到大學的各個階段落實,公部門的防災政策及管理也需要系統地學習與強化。筆者所任職的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GRIPS),為日本特別招收各國公務員菁英的國立大學,即設置碩博士學位課程即與國土交通省、各級政府消防廳以及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開設防災政策課程,提供土木,防災政策之教育,也同時建立全球防災系統的聯絡管道。台灣政府部門更應加強與此體系的結合,更需將防災教育落實,讓社會每個人都了解各自的角色以求在大災害中自保。

3. 建立防災平台及政府專職部門

熊本地震發生後,防災平台(Bosai Platform)也扮演提供救援情報的重要角色,例如放置建築物及受災道路,橋樑的詳細空照圖。此平台由各日本主要大企業發起,包含大型建築公司,智庫,科技公司,並結合政府單位日本國土交通省,以期在防災政策最先端能做到產官學結合,也讓各項科技或建築技術能符合防災規範,並讓將資訊和資源做最有效的傳達及分配。經過高雄氣爆台南大地震台灣的公民社會,特別在網路上已形成各式平台,迅速協助統合各種資源為第一線提供後援。但因應大規模自然災害可能帶來的破壞,需配合相關部會建立更完整的平台和持續監理機制以及誘因,擴大民間組織和企業參與。熊本地震發生後,日本也體會到單靠「防災擔當大臣」(相當於台灣的部長一職)已無法負荷災防複雜業務(現任防災大臣河野太郎並兼任國家工安委員和消費者大臣),並開始研議「防災省」(防災部)的創設,以因應危機管理中可預期的最大災害損失,並擬定各項法規的變更及組織行動。目前台灣最高災防政府單位由「中央災害防救會報」負責,並由行政院院長擔任召集人,委員由各部會部長擔任。未來如何將防災政策及細項規定落實、救災到重建的整體流程,確實需要更專直部門來整合所有相關政策推動及永續發展。

根據2005年世界銀行的全球災防報告指出,台灣73%的國土面積面臨3種災害以上的威脅,其比例高居世界第一(日本僅為15%)。由於高度都市化,使得自然災害對社會的複合性影響將更為嚴重,從單純的房屋,道路橋樑受損,到大樓崩塌,大眾運輸,工廠停擺,生產線及全球供應鏈影響到核災危機。對人身安全和經濟發展都有巨大的影響。近日來接二連三的強震,特別是太平洋地震火環Fire Ring)周邊之國家,可能都需面對大規模災害周期將縮短,因而都更需建立防災意識。熊本地震的迅速回復與社區參與都將成為未來大規模自然災害之典範。在災害管理方面,事前的補強為最有效的減災,並遠勝於事後的救災。從本次台南大地震中,甫完成的小學校舍改善工程及可見之。對台灣而言,自然災害無時無刻且無所不在,由個人、社區至國家政策的災防救系統都有加強的急迫性與必要性。

arrow
arrow

    我是由樂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